-
批评孩子用点"兵法"
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教授指出,批评是一种负强化法,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结果只能是“家长出了气、孩子不服气”,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的确,家长通常采取的批评方式很有问题:唠叨、生硬、严厉,结果越批孩子越皮,反弹力越大,越对着来、顶着干。最后搞得父母筋疲力尽,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其实,批评未必要义正辞...
发布时间:2007-03-28 -
家长苦笑:孩子非缠着我为班级"做贡献"
“这是老家亲戚带来的一点特产,给同学们中午加个菜,也算是我们为班级出份力……”近日,记者在解放路附近一所小学采访时,一名学生家长拎着一塑料袋土鸡蛋,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交到了班主任的手上,学生们一阵欢呼。 家长走出教室时松了一口气,对女儿说:“这样可以了吧……”女孩笑着,一蹦一跳地进了教室。望着孩子的背影,家长却露出了苦笑...
发布时间:2007-03-27 -
父母 不当拐杖当向导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00位儿童进行长期追踪观察,30年后发现20%的人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与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对比,发现最显著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个性品质的人。可见孩子的独立品格对成长和成材是何等重要。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社会生存及...
发布时间:2007-03-27 -
让一名"差生"变好的方法其实很简单
去年年底,数学教师王金战开了一个博客,没想到,一个月下来点击量超过了60万,还有大量的留言跟帖,多是学生和家长发的。他们的问题大多集中在学习成绩不好、不知道该怎么学或根本不爱学,等等。 “真是急死人了!”家长们很焦虑,觉得自己挺失败。 “我还有希望吗?”学生们也迷惑。学习,变成了一条充满荆棘的路,成绩下滑,丢脸,压力大,自...
发布时间:2007-03-27 -
我为何坦然看待"不争气"的儿子
我的孩子上一年级,期末考试成绩一般。我父母着急,叮嘱我们“管紧点,最好能请个家教”,妻子开始怀疑儿子是不是智力有问题,同事也建议我给孩子换个“贵族学校”,我却一点也不着急。儿子有三个非常好的优点:自信,做什么事都认为自己能做好;执着,做一件事情如果没做完就不收手;善良,一个掉在地上的田螺都捡回来养着,自己被别人用石头打...
发布时间:2007-03-27 -
多动症的孩子容易走弯路
孩子异常调皮 家长不能掉以轻心 四岁的静静是个顽皮的女孩子,特别当家里来了客人时,她显得更加活跃,一会儿蹿上了沙发,一会又在床上蹦高,把妈妈的劝告当成耳边风。对于女儿的过分调皮,妈妈有时也怀疑孩子患了多动症,但又觉得也许是因为孩子年纪太小,等长大了就好了。 首都儿科研究所神经科专家杨健说,在学龄前,多动症儿童与正常儿童...
发布时间:2007-03-27 -
网上热议"放养孩子"
爱心家长:现在都是一个孩子,是不是安全最重要。 第三:放养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吗?这种爱有没有缺陷呢? 李启松:放养听着很可怕,仿佛是放任自流,放手不管。其实放养孩子就像放风筝,风筝飘得再高,线始终牵在放风筝人的手里。在放养孩子时,需要家长的关心、指导、保护。如果放养的“线”断了,“风筝”可能就有危险。 身份:不能完全放养孩子...
发布时间:2007-03-27 -
三至四岁孩子的社交能力
与2岁时相比,3岁的孩子已经不那么自私了,对你的依赖也减少,这是自我识别得到强化和感到更加安全的征象。 现在实际上他会与别的孩子一起做游戏,相互配合,而不是自己玩耍。在这个过程中他认识到并不是所有人的想法都与他完全一样,每一个伙伴都有独特的性格。有些惹人喜欢,有些令人讨厌。你会发现他更加倾向于与一些孩子玩耍,并开始和他们发...
发布时间:2007-03-27 -
培养孩子的判断推理能力
判断和推理是逻辑性思维,爸爸、妈妈必须在孩子具体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去发展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日常生活和实际活动是孩子思维发展的源泉,有位年轻的妈妈是这样引导自己的孩子从玩水的活动中增长智慧的:一盆水,此外是火柴杆、积木、竹筷、铁钉、曲别针、塑料盖、玻璃球……让孩子自己去玩,孩子将各种东西放进水盆,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沉到...
发布时间:2007-03-27 -
家长该怎么配合老师教育孩子
学生出问题,把家长叫到学校去,是一些老师最爱用的“杀手锏”。这个学期刚开学,这样的事情便频频发生在许多家长身上。许多家长苦恼地说:“老师为什么动不动就请家长,真是烦死了!”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老师和专家,解答老师为何爱请家长;而一旦老师请了家长,家长们应该怎么做? ◆个案◆ ■一年内老师要求请家长237次 放学了,11岁的亮亮...
发布时间:2007-03-27 -
重庆推出"委托教育"让流浪儿童走进小学课堂
记者从重庆市民政局获悉,从今年起,重庆市救助站将为部分心智健全、暂时无法回家的流浪乞讨儿童提供吃、穿、住以外的延伸服务,包括与部分小学取得联系,委托学校对流浪儿童进行教育。 自2006年6月进站以来,11岁的小谌豪已经在重庆市救助站待了8个多月。救助站工作人员回忆说,第一次见到谌豪时,他已经几天没吃饭了,只穿着一条棉裤...
发布时间:2007-03-27 -
家长与孩子没有共同话题 亲子沟通为何频频堵塞
“你有多久没有和父母聊聊天了……试着和他们交谈一次……”上周,武昌区楚才实验中学八(1)班上了一堂主题为“与父母沟通”的口语交际课。课堂上,学生们以小品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亲子沟通的困惑:孩子想与家长谈心,却被家长粗暴地拒绝了。看过小品,学生们笑着笑着就沉默了。 学生:家长根本不听我说 家长、孩子之间没有共同话题、沟通困...
发布时间:2007-03-27 -
跟孩子开玩笑要适度
有不少家长喜欢跟孩子开玩笑,他们以此取乐,而且最喜欢利用孩子对事物的无知和对什么事都当真的态度来开玩笑,其实这是非常要不得的。下面的两个例子在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 星期天,小珍的妈妈带小珍去动物玩。临上车的时候妈妈对小珍说:“小珍,今天车上的人太多了,我们不去了好吗?”小珍一听马上就带着哭腔说:“不,不,我要去,就要去!...
发布时间:2007-03-27 -
网友:学生租"爹"见老师 究竟忽悠了谁?
据大众网-齐鲁晚报3月20日报道,禹城一名高二年级的学生小刘,因经常逃课去上网、打架等劣迹,学校要见其家长谈话,小刘怕父亲知道其劣迹,竟然花20元钱租了个环卫工当“爹”去见老师。而3月19日学校老师与环卫工的一场偶遇,使小刘的荒唐闹剧“穿帮”。 如此闹剧,并非个案,去冬今春就曾有报道,某校学生篡改成绩单忽悠家长,向老师提供假地址...
发布时间:2007-03-27 -
学生犯错错在哪?让他唱支童谣也许就懂了
学生犯了错,教师不是用大道理加以批评,而是以学生唱童谣歌的形式让他们自己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多年来,齐齐哈尔市建华小学创新教育方式,利用“创、编、唱”的童谣歌,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临出家门打招呼,家长叮咛要记牢。走路要靠右侧行,过路要走人行道。雨天别忘带雨伞,雪天别忘穿棉袄。见了老师要敬礼,...
发布时间:2007-03-27 -
小学教育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记得小时候,父母老师常用这样的话鼓励我们成长:勤能补拙,笨鸟先飞。长大以后,我们也知道科学巨人爱因斯担的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铸成,而鲁迅先生这位文学巨匠之所以名流千古,其实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至于初中未念完就辍学的华罗庚和曾被学校视为智商低下,并差点开除的童第周,却都在他们成年以后,...
发布时间:2007-03-26 -
犯错是孩子的权利
正是在一个又一个错误中,孩子一点点成长起来。他们体验错误,也在错误中学习。在养育 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习惯了自以为是地剥夺孩子体验错误并在错误中获得经验的机会,我们总想以最简洁的方式尽可能让孩子少犯错误,少走弯路。殊不知,正是我们的这份“好心”让孩子一点点变“懒”了,一点点不自立了,一点点不自信了,一点点缺乏创造力了……...
发布时间:2007-03-26 -
哪些事该给幼儿自主权
对于1-4岁的孩子,一般家长都会以孩子太小为由凡事包办代替。其实,只要是孩子能够做、应该做、做起来安全的事情,父母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做决定。哪些是幼儿有能力决定的事情呢? 一、自已进食。孩子想要自己进食时,就由他自行尝试,只要为他系上围兜即可。孩子在练习自己吃饭时常常会弄得满脸、满地都是,这是很正常的,不要因此而责怪他,剥夺...
发布时间:2007-03-26 -
理财意识薄弱 专家称了解孩子需要更重要
昨天上午,繁华的西华路上,几位小朋友每人手拿100元和一本小账本惬意地“shopping”,边买边煞有其事地记账
发布时间:2007-03-26 -
专家提醒: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最重要
最近,记者在和一些小学老师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不少孩子平时作业非常优秀,可一考试就状况百出。老师们猜测,可能有家长在帮助孩子“加工”作业,有些甚至是家长亲自操刀。而在早报教育QQ群里,一位妈妈也忍不住向记者诉苦,孩子作业“一片红”非但不自我检讨,反而责怪她平时不肯帮忙,原因是班上其他同学的爸爸妈妈都帮忙一起完成作业。 ...
发布时间:2007-03-26